相关问答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其颁布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误工时间规定为:”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工伤案件中没有误工时间的概念。 《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1、非持续性的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交通事故造成骨折的是比较常见的,对于陪护的误工费认定也在法律上有了明确规定,有关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根据当事人的工资收入减少情况来进行认定,所以肯定是需要当事人提供用人单位的工资收入情况减少的相关证明的,另外有关误工的时间也应当由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记录来证明。
1、误工费赔偿多久需要根据受害者的受伤程度来确定,受害人因伤住院并定残的,误工时间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计至定残日前一天。2、受害人因伤住院或在家休养但未定残的,误工时间根据病历本或住院小结中医嘱的休养时间为准,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计至休养终结之日3、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4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453人已浏览
3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