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工伤赔偿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
1、工伤赔偿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2、《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没有平均工资的说法。按约定的工资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在工资问题上,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平均”二字。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用“平均数”来表达居民财富水平的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但是,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现状相结合,那么,“平均数”很有可能难以客观反映社会现状、反映群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在一个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度里,衡量这个国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财富增长快慢的立足点,应放在社会的“工资短板”方面,即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会贫困线以下两个层面。 首先,要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分析一下,这两个层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在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在进一步积累,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如果减少了,说明现状在得到改善,可以继续按照这样的目标发展。 第二,这两个层面群众收入的增减变化。在“平均数”之外,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长了多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长了多少?如果这两个层面人群的收入增长水平低于或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说明社会贫富差距在继续加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没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须调整政策策略。 第三,这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人群的变化趋势,是在向着多的方面发展还是向着少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看这两个层面收入的变化趋势,是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其他现象。通过对趋势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继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当然,分析社会的“工资短板”,也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等多个方面入手,但是,从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现实、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将这一短板的问题解决好,提高公民财政性收入的目标才不至于变成一句空话。 我们说,如果在社会财富严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贫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反映社会财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如果再用“平均数”这个概念,就很难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这里的“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标志,而非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现。
北京平均工资是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是衡量经济水平的参数之一。平均工资数据反映了全市城镇非私营、私营部门就业者的平均水平。2014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7560元,同比增长11、6%,月平均工资为6463元,比2013年的5793元670元。2015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85038元,同比增长9、6%,月平均工资为7086元,比2014年6463元了623元。2016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2477元,同比增长8、75%,月平均工资为7706元,比2015年7086元了620元。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与多项社会保障项目直接挂钩,2014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事项均将按“新标准”执行。数据显示,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比私营单位员工年均工资高了近5万元,差距比上年扩大4387元。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依然是金融业,22548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1人已浏览
1,672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7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