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对方逃避承担责任,建议报警划分事故责任,并注意通过担保人等人收集对方相关身份信息。如果对方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
对于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事故逃逸的前提是追究逃避法律。其次,交通事故逃逸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仅要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事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先报警处理,一般根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赔偿责任,若对交警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自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其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首先要报警,联系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一般在事故车辆逃逸的情况下,交警会通过检索监控、走访附近的保安、停车收费员等方式,尽可能帮助寻找事故车辆,对比碰撞部位,划伤油漆颜色,确定事故车辆。如果找不到肇事者,车损严重,可以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索赔。
交通事故后逃脱的认定,首先,交通事故逃脱的前提条件是为了逃脱法律而追究,其次,交通事故逃脱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不仅仅是逃脱事故现场,事故后没有逃脱(或者没有逃脱)的事故现场,把伤员送到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脱的也应该被视为交通事故后逃脱。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构成这种情况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者的事故行为构成交通事故罪。否则,交通事故的逃脱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是否构成交通事故罪时考虑。其次,要求行为者知道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如果不知道事故的话,当然不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再次,尽管履行了对受害者的救治义务,但逃避责任调查认定的行为,还是构成了交通事故的逃避。最后,交通事故的逃脱主要是从现场逃脱,但也可以把受害者带到医院逃脱,在现场隐藏。再者,事故当时人没事,不代表后续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若事后伤者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治疗,再报警的,仍有风险被认定为逃逸。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936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