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资范围包括工资、工资、加薪、劳动分红、各种津贴、补贴等劳动收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支付员工工资。工资应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用实物和证券代替,...
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的,应当折算工资支付报酬。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级伤残, 1、标准:五级 16个月的本人工资;14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四)伤残津贴 1、标准:五级本人工资的70%;六级本人工资的60%。 2、要求:(1)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2)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3)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五)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1、标准:五级、六级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以上,如需维护权益,还是建议委托律师,因为赔偿大约有20到30万之间,如需帮助,欢迎来电。
员工受伤是否构成工伤,需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在取得工伤认定决定之前,是否属于工伤仍不确定。 在实践中采用以下两种操作方法: 一、用人单位可以告知员工,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前,根据员工提供的诊断证明或休假证明,工资待遇暂时按病假待遇支付。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如果最终结论被认定为工伤,工资差额将按停工留薪期补足。 第二,虽然员工的工伤认定结果尚未最终确定,但用人单位认定员工受伤属于工伤,也可以在工伤认定期间按照停工留薪期待遇向员工支付工资。
我国法律规定,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但是停工留薪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经鉴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2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659人已浏览
1,7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