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如何定义伪造他人签名的罪行?

2025-01-31
一、伪造他人签名的法律性质 伪造他人签名可能构成多种罪名,具体包括诈骗罪和伪证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而伪造签字用于制造伪证或者伪造政府公文的行为,则可能构成伪证罪,情节将更加严重。 然而,仅仅伪造签名并不一定构成刑事犯罪。判断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结合伪造后的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以及危害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二、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而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 1. 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下列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 虚构主体 - 冒用他人名义 - 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 - 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 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 - 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 2. 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3. 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4. 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5. 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6. 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