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发生法律效力。但是,有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某些种类的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这个合同就不能马上生效。 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到有关的部门去履行批准或者登记等手续。合同经过了批准或者办理了登记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
合同如果不是属于附条件、附期限、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才能生效的情形,签订当天就生效。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合同签订半年,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以来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期限不是生效的必要条件,一般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48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