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本质是被害人的财物被行为人故意毁坏,而毁坏却有毁灭和损坏的区别,“所谓毁灭,是指使财物的价值或使用价值丧失殆尽,如烧毁、捣毁...
1、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同时,犯罪目的只是毁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也是本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破坏财产罪是指故意破坏或者破坏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破坏财产,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辽宁省常见犯罪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每个省规定的具体认定金额不同,故意破坏公司财产,犯罪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故意破坏财产罪巨额。
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犯罪数额的认定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计算公式分别为: 犯罪数额=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所有费用总和; 犯罪数额=财物损失价格=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所有费用总和(恢复原状所需主要材料费×综合成新率+恢复原状所需辅料费+工时费等合理费用)-残值; 犯罪数额=原值-残值。
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涉嫌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强奸等八种严重暴力性质、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才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施其他犯罪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不属于上述严重暴力犯罪,不构成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办案部门会责成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犯错的未成年人严加管教看护,而且刑事责任虽能免,但民事责仍须承担,这种情况须由实施侵权行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受害者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受害者的相关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0人已浏览
540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