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危险犯的危险是否具有结果属性,在认识上极不统一,可以说至今尚没有哪一种认识能占据主导地位。1989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个犯罪只可能有一个既遂标准,其在“实害犯与危险犯”的分类上是以这个唯一的既遂标准作为分类依据,是一种人为设计的典型形态;而“故意杀人的未遂属于危险犯”云云,则以具体结果混淆了犯罪分类的标准,张冠李戴,不能成立。既遂与未遂是犯罪完成形态的问题,研究一个犯罪行为的具体过程形态;而“实害犯与危险犯”的分类则是一种犯罪其处罚根据的问题,研究一个犯罪在立法上本身的正当性。两个问题的研究对象和层面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2、 实害犯存在既遂与未遂的形态,如故意杀人的行为一经作出,就成立犯罪。然后再根据是否发生人身死亡的结果判断其完成形态几岁或者未既遂。其人身死亡结果仅作为既遂标准。 但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结果犯,在结果犯中,特定结果(此罪的“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与上罪的“人死亡”)不是既未遂的标准,而首先是构成要件。也就是说,出现该结果才构成该罪,那么该特定结果同时又是之后既未遂的标准,所以该罪若成立就只有既遂形态。相比之下,故意杀人罪则对成立与既遂有着不同的标准(杀人行为着手、人死亡)。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法定犯的特殊情况。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以人死为目的,与既遂标准相一致;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观方面,往往是以牟利为目的,与其既遂标准并不一致,其标准只是目的之后的放任结果。法定犯在设计上与自然犯不同,往往根据社会实际来制定,故需要依照刑法学理论模型对法条详细拆分考虑。
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 行为犯 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即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 比如,诬告陷害罪是行为犯,在行为人实行了诬告陷害行为的场合,即成立该罪的既遂,至于被诬陷人是否受到了刑事处分不是成立该罪既遂所必要的。再如绑架罪,只要实施了绑架行为,实际控制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犯罪即告既遂,而不需要实际勒索到财物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
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干完了就既遂”。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也就是“恶果出了才既遂”。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成立既遂是否要求发生结果为标准,以发生结果为既遂条件的称为结果犯,不以发生结果为既遂的犯罪称为行为犯。总之,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以发生结果为既遂条件的称为结果犯,不以发生结果为既遂的犯罪称为行为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3人已浏览
366人已浏览
571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