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免除刑事责任并不是无罪,构成犯罪的也可能会被免除刑事责任。免除刑事责任,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但因犯罪情节轻微,而判决免予刑罚的一...
不追究刑事责任不一定是无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既然法院判决构成犯罪那就不是无罪判,而是有罪判决;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既然法院判决构成犯罪,构成刑事犯罪但免于刑事处罚,那就不能转为治安处罚了。(治安处罚是针对一些较轻违法行为的一些处罚,这些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则在特殊案件中应当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规定的是情节“显著轻微”,与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中作出酌定不起诉的条件,即犯罪情节“轻微”不同。在审查起诉环节,检察机关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作出法定不起诉的处理;而如果检察机关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可以作出酌定不起诉的处理。要注意二者在适用条件上的区别。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超过上述法定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这种特赦命令具有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以被害人提出告诉为前提。被害人没有提出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对这类案件的追究就失去了法律基础。四种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侮辱、诽谤案(刑法第246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257条)虐待案(刑法第260条)侵占案(刑法第270条)其中,只有侵占案是绝对的自诉案件;其他三种若情节严重,则为公诉案件。判别此类案件,要特别注意犯罪的情节。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