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的,可以在二次手术后索赔后续的治疗费用,构成残疾的还可以申请法院评残,评误工期限、护理期限以及营养期限等,据此索赔残疾赔偿金、误工费、护...
若是个人缴纳医疗保险的,应该到当地社区街道的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进行缴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需要评定伤残等级,具体的可以带病历和片子等去专业鉴定机构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致残等级》10级第12项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 1.医药费:由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内(治疗期间、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长短需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 3.护理费:工伤职工生活不能自理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护理或支付护理费;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各省规定的标准略有不同。 5.工伤一次性赔偿:(前提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有的)(1)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根据《》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例如:10级工伤为97个月本人工资。 (2)解除或者终止的,还可以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的金额各省规定不同,赔偿额度也不同,可咨询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在病人本人可以表达的情形下,或者医生认为可以由本人签字并且将所有病情告知本人的情形下,可以由病人本人签字, 签字的目的是医院履行对于病人的告知义务,将接下来要采取的医疗措施,或者说手术,的必要性,风险,等诸多因素对病人予以告知,病人签字了,那么就代表认同医院的手术措施,以及愿意承担所面临的风险。医院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纠纷。 但是关于医疗风险,如果医院在手术过程之中确实存在过错 并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予以最终认定,那么即便签字了,医院也应当承担患者的赔偿责任。所谓患者承担的风险只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风险,对于可以避免应当避免医院因为疏忽而导致的损害医院还是应当承担责任的 所以,手术需要患者本人或者直系亲属签字,实际上是医院为了避免或者说降低法律纠纷。只有签字了医院才敢手术 不签字的情形下,很多医院不敢手术的,因为他们怕医疗纠纷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8人已浏览
442人已浏览
624人已浏览
9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