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拆迁协议签订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签了拆迁协议不满意,维权需要注意:当被拆迁人签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对协议的主体和内容进行...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与我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人必须具有拆迁人员的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将面临主体不明确、主体不能承担法律责任的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签拆迁协议的注意事项如下: 1、拆迁补偿方案是否公告的内容一致; 2、违约责任是否约定明确; 3、被拆迁的房屋的位置等信息是否准确; 4、其它注意事项。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签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拆迁协议书一般情况下应使用省、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文本,其内容主要包括: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安置用房的面积、地点和层次,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违约责任,当事人认为应当订立的其他条款。 拆迁协议书签订后,必须送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备案,并可向公证机关办理公证。但在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时,代管人是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补偿、安置协议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并应当办理证据保全。同时,被拆迁人应将原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者使用证明交给拆迁人,由拆迁人交房地产权属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首先,要看清楚订立协议的主体,也就是对方是否有权利签订拆迁协议,这是保障协议能够履行的关键。其次,对于被拆除房屋的位置、性质、建筑面积、具体的补偿安置方式、搬迁期限、过度期限、违约责任等都要明确记载和约定。另外,须特别注意,如实行房屋调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还应当包括调换房屋的价值金额、面积、地点、层次和房屋交付时间等事项,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支付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由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拆迁人还应支付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多年的拆迁维权实践,通过几百起案件的代理,总的体会,在拆迁纠纷中,律师介入是十分必要的。 律师代理被征收人,对涉案项目是否合法(包括程序和实体上)进行调查;对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理提出意见;对于被征收人的财产和人身受到侵害的,代理和帮助委托人通过法律等正当程序进行诉讼和控告,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委托人利益,维护了法律权威,也使得政府部门或者有关实施单位,不会任意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6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