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伤害的,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精神病人犯罪案件虽然不多,但对于经常关注社会新闻的观众来说肯定并不陌生,对于犯罪后被认定为精神病人的新闻情节大概更不陌生。那么精神病人犯罪后如何确定刑事责任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啊,还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像所有刑事案件一样,我们应该明确涉及的犯罪和案件。然后,由于法律规定了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犯罪后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是审查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如果案件中的人员属于完全无法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无刑事责任人,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被认定为部分刑事责任人,还是要承担相应程度的刑事责任。只有确定所涉及的罪名和程度,结合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情况,才能确定精神病人犯罪后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8条规定了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我国刑法根据行为人年龄及控制、辨认自身行为能力情况,对于刑事责任能力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因此,对于精神病人犯罪,如经鉴定确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则不负刑事责任。经鉴定确认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司法人员判断精神病人应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结论是作为刑事司法中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最重要、最关键的证据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规定,侦查人员、公诉人及法官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对已有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重新鉴定、补充鉴定。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