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免于起诉和不起诉的区别在于:1、不起诉是在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下适用,免于起诉是在需要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下适用;2、不起诉由法律明确规定,免...
1、定义不同上诉指的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分为两个阶段:一审和二审。 一审阶段的启动方式为起诉。起诉是一审程序的起点。起诉,是指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原告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等)、证据材料等。根据解决方式不同,一审阶段会有三种结束方式: 1、当事人和解后撤诉; 2、经法官调解,达成协议,以调解书形式结案; 3、由法院作出判决。如果在一审阶段,当事人之间不能通过自行和解、法官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的,人民法院就只能审查各方当事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判决。
1、诉讼原因不同。是针对是被告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诉状则是针对原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受文机关不同。起诉状一般向基层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3、处理程序不同。起诉状由受理人民法院进行审理依法作出判决裁定,上诉状必须由上诉人民法院进行二次审理依法作出终审判决、裁定。根据《》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分为两个阶段:一审和二审。 一审阶段的启动方式为起诉。起诉是一审程序的起点。起诉,是指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需要提交民事起诉状、原告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等)、证据材料等。根据解决方式不同,一审阶段会有三种结束方式: 1、当事人和解后撤诉; 2、经法官调解,达成协议,以调解书形式结案; 3、由法院作出判决。如果在一审阶段,当事人之间不能通过自行和解、法官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的,人民法院就只能审查各方当事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4人已浏览
21,486人已浏览
1,235人已浏览
8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