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具有下列危害结果之一的,应认定为重大损失: 1、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直接经济损失五万元以上的; 3、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
具有下列危害结果之一的,应认定为重大损失: 1、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直接经济损失五万元以上的; 3、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具有下列危害结果之一的,应认定为重大损失: 1、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直接经济损失五万元以上的; 3、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如有损于我国的信誉、形象、威望和地位等。
以忽职守罪认定: (一)在处理职务侵占案件时,要注意把握职务侵占罪和工作失误的界限,因工作失误往往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 但是,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1)客观行为特点不同。工作失误,行为者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的忽职守罪,表现为行为者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 (2)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具体政策界限不清楚,管理有缺点,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差,工作经验不足,规划不周,措施不当,方法错误,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国家和人民利益严重损失。忽职守罪违反工作纪律和规则,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在当前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内部工作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造成一些严重损失。这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问题,必须严格区分忽职守罪。但是,在国家法律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借口改革,盲目决定,管理混乱,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以工作失误蒙混过关,逃避罪行。 (二)区分滥用职权和职务侵占的界限滥用职权是行为者意识到自己在行使权力,不应该使用,不应该使用,超越职权滥用职权的行为,职务侵占的行为是行为者意识到自己在履行职责,由于各种原因不履行职责,不认真履行职责。因此,完全擅长退休的能理解滥用职权。 只有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滥用职权职守竞争,难以区分。重要的是要看行为者的主观态度。也就是说,滥用权利的人意识到自己在滥用权利,知道不应该使用,不应该使用,所以对危害结果是放任的间接故意,后者意识到自己在履行职责,不履行,不认真履行,对危害结果是过失。
导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方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