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土地管理法》中解决房屋用地纠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我国《土地管理法》中解决房屋用地纠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土地管理法》中解决房屋用地纠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根据这一规定,公民之间的房屋用地纠纷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二是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个人和单位之间的争议。该法还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侵犯或者赔偿损失。三是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表明,公民之间关于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纠纷,只有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经有关行政机关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房屋用地纠纷也可以通过人民调解解决。在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的现状。
1、协商解决:纠纷各方自行协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偿的妥善解决;主要是依据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进行协商,解决争议双方之间的房产纠纷。如果纠纷各方无法协商解决,可根据纠纷的性质及法律关系分别向行政主管机关投诉,或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机关依职权处理:争议双方的一方向行政机关投诉后,行政机关根据主管范围受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作出行政决定。如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可提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除终局复议以外,须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即可执行,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并不停止执行。 3、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如果纠纷不属于行政机关主管,当事人可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申请仲裁必须有约定的仲裁协议,如无约定,不可申请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可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法院在受理房产纠纷民事案件以后应当在六个月之内审结完毕,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结案,那么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延期,所以房产诉讼期大概需要一到六个月的时间,房产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以上就是“房产诉讼期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
发生房地产纠纷后处理的原则一般是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1)协商解决:纠纷各方自行协商,平等、互利、合理、有偿的妥善解决;主要是依据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进行协商,解决争议双方之间的房产纠纷。如果纠纷各方无法协商解决,可根据纠纷的性质及法律关系分别向行政主管机关投诉,或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行政机关依职权处理:争议双方的一方向行政机关投诉后,行政机关根据主管范围受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作出行政决定。如当事人对行政决定不服,可提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除终局复议以外,须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行政决定一旦作出即可执行,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并不停止执行。 (3)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如果纠纷不属于行政机关主管,当事人可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申请仲裁必须有约定的仲裁协议,如无约定,不可申请仲裁,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可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331人已浏览
7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