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以财产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他人谋取交易机会或者以竞争优势贿赂他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万元以上30...
所谓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表现,可以参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竞争行为”,即第五条至第十五条之内容。现摘录如下: 第五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为: 1、主体:经营者 2、客体: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3、内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内容详分为:3.1主观过错、3.2不正当竞争行为、3.3产生损害结果、3.4损害结果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四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另外七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商业毁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551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