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构建和谐社会,为劳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是每一个用人单位必备的条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
1、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违章行驶,不闯红灯,不超载行驶,转身小心!2、身体状况不好时不开车,如生病、疲劳等!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帮助伤者康复。世界各国的立法都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康复承担责任。用人单位中努力减少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培训,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纠正排除。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治疗,采取包括度假、治疗等措施促进职工早日康复。帮助工伤残疾人员恢复劳动能力,为伤残人员生活和劳动创造条件。职业康复旨在帮助工伤残疾人员尽可能恢复劳动力和提高生活能力。为此,用人单位应积极帮助劳动者康复,培训残疾人员。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需要通过专门培训恢复或提高劳动能力的工伤残疾人员,用人单位都有责任积极组织专门培训,所需费用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的职业康复费用中支付。
1.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违章行驶、不闯红灯、不超载行驶、转弯掉头要小心! 2.身体状况不好时不开车,如有病、疲劳等! 3.驾驶技术不熟练时,千万要在车的外面贴张纸! 4.我们开车要中速行驶,不可过快、过慢!若过快行驶遇到突发事件时不好处理!若过慢行驶,在你车后面的车主心情可能不爽! 5.有事停车时,要停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6.驾车外出(外地)时要做好车的安检,这样更安全些! 7.上下班的高峰期要小心行驶,以防事故发生! 8.雨天、雾天、雪天要小心行驶!雪化之时最危险了,尤其要注意! 9.对货车要礼让、要避开! 10.对路况不熟悉时要小心行驶(可以借助手机地图导航,但导航也有出错、不准的时候)!谨慎。
关于预防事故有哪些措施,(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2)安全教育与训练 管理与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素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气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等)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方可独立进行特种作业。 (3)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4)作业标准化 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06人已浏览
617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11,0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