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根据物品数量和收费标准,收费如下:(1)无财产争议:6000元至20000元;(2)法律文书:600元至2000元;(3)律师见证:20...
可以先协议离婚,若感情确已破裂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一般到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时,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出副本,被告人数也需要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以及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1、民事案件收费标准 (1) 无财产争议案件 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收费标准为6000至100000元人民币,外地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收费标准不低于20000元人民币。 (2) 法律文书案件 代为撰写、修改、审查法律文书的收费标准为每份600至2000元人民币。 (3) 律师见证 根据法律文书的性质、所需时间等因素,按每件2000至10000元人民币收费。 (4) 代办公证 律师代办公证的事务不同,每件1500至3000元人民币收费。 (5) 律师函及法律意见书 为委托方出具律师函或法律意见书,根据相关事务难易程度、使用目的、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协商收费,每份为1500至20000元人民币。 2、刑事案件收费标准 (1) 侦查阶段(含检察院自侦):6000至18000元人民币 (2) 审查起诉阶段:6000至30000元人民币 (3) 审判阶段:8000至50000元人民币 (4) 代理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诉讼:6000至60000元人民币 (5) 涉及国家安全罪、涉黑涉毒犯罪以及其他重大疑难案件,代理费按上述标准的2倍收取。 3、民商案件收费标准 (1) 争议标在10万元以下部分:收取7%的服务费 (2) 争议标在10万元以上但在100万元以下部分:收取6%的服务费 (3) 争议标在100万元以上但在500万元以下部分:收取5%的服务费 (4) 争议标在500万元以上但在1000万元以下部分:收取3%的服务费 (5) 争议标在1000万元以上但在5000万元以下部分:收取1%的服务费 (6) 争议标在5000万元以上部分:收取0.5%的服务费
1、按时收费。(一)适用范围:所有法律事务。(二)收费标准:100元-2000元/小时。二.计件收费。(一)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与财产无关的法律事务。(二)收费标准:1、刑事案件收费标准。调查阶段:500元-5000元/件。起诉阶段:500元-5000元/件。审判阶段:1000元-20000元/件。刑事自诉案件代理人或公诉案件受害者代理人不涉及财产关系,按上述标准执行。2、代理民事.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收费1000元-5000元/件。3、代理各种诉讼案件的诉讼费用为1000元-5000元/件。3、按目标金额的比例收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二)收费标准:按以下比例分阶段累计收取律师服务费的目标金额收费标准。1万元(含1万元)以下1000元以下。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6%-5%。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5%-4%。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4%-3%。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3%-2%。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2%-1%。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1%-0.5%。5000万元以上部分0.5%。四.上述收费标准,是代理各类诉讼案件一个审级的收费标准。未代理一审代理二审的,按一审标准收费的一审代理二审的案件,二审应按一审标准减半收费的代理再审或再审的案件,按一审标准收费。案件复杂、疑难或对当地影响较大的案件(不含风险代理案件),收费可高于规定标准,但最高不得超过规定标准的三倍,5、协商收费。(一)适用范围:各种非诉讼法律事务。(二)律师提供非诉讼除法服务。回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件和担任法律顾问等采取协商收费方式,具体收费标准由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协商确定。六、代理案件执行风险代理记账时,风险记账最高不得超过三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14人已浏览
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