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属于犯罪的,处200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
应该是逃逸,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要根据各方面的证据去确定的,包括现场的情况,出警记录。不是仅仅根据受害者的证明就可以证明的。当然受害者的证明至少也是一个证据。涉及的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法》
承担故事全部责任,如果没有人身伤亡,需赔偿财产损失。“财产损失”。是指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包括:1、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2、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3、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4、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看具体情况,1。事故发生后肇事人逃逸的,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未逃逸的,公安机关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根据《刑法》第十三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事故发生后逃逸的,属于法定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死亡的,可以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1人已浏览
758人已浏览
2,113人已浏览
5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