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的判决不能直接变更具体行政行为。对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由法院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后...
(一)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执行法院在规定期限内,未对该财产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如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房地产或股权,执行法院在收到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其他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不能适用变更判决,法院只能作出撤销判决。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我国人民法院案件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如下几种: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6、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当公司成为被执行人后,其法定代表人实质要受上述“四重限制”。由此,实践中便衍生出涉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通过利益交换或许以其他条件,将自身的法定代表人职务让渡给授权或指定的其他人员,让他人替代自己受过,自己退至幕后实质性控制公司运营的现象。因此法院执行中企业变更法人是不可以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