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和证据清单

2024-11-18
申请劳动仲裁时,您需要提供以下相关材料和充足证据: 1. 一份详尽完备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在这份申请书中,应准确无误地列出以下内容: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情况信息,详细陈述仲裁要求和据此提出的事实依据和法律理由,列举相关证据及其来源,同时明确证人的姓名和实际居住地址。 2. 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这包括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件、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授权委托书等。 3. 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工资支付凭证或者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4. 与劳动争议相关的各类证据。具体而言,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文件(如入职登记表、聘用书等);劳动者离职方面的资料(如离职交接表、辞退书、辞职申请等);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文件(如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岗位调整通知、借调函、岗位说明书、员工绩效考核表等);劳动者工资发放的证明文件(如工资条、银行打卡记录等);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明文件(如考勤表、考勤记录等);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文件(如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其他可能对案件有帮助的证据。 5. 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需要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同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也对仲裁申请书的要求和证据的提供作出了详细规定。

相关法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十六条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参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予以收集;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也可以决定参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予以收集。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名、盖章或者捺印确认。 对于仲裁申请书不规范或者材料不齐备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仲裁委员会收取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应当出具收件回执。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