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有下列情形之一,一般可确定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3、当事人恶意串...
近年来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需求猛增,征房占地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的城市小产权房层出不穷。那么,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本文解释购买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1、合同对方为自然人:核实并复印、保存其身份证件(勿以名片代之),确认其真实身份及行为能力。 2、合同对方为法人: 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其工商注册资料并实地考察其公司情况,确定其真实性;核实订约人是否经其所在公司授权委托,查验其授权委托书、介绍信、合同书;签订合同必须加盖对方单位公章、合同专用章。 3、合同对方为“其他组织”: 对方当事人为个人合伙或个人独资企业,核对营业执照登记事项与其介绍情况是否一致;由合伙人及独资企业经办人签字盖公章。 4、合同对方除加盖公章、私章外,要亲笔签名。 二、合同形式: 1、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 2、采用口头、信件、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必须签订确认书并盖章签字; 三、合同的必备条款是否具体、明确。 四、在签订合同时是否遇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订立的情形。 五、合同内容是否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以及是否含有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及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几个问题的意见》规定:“宅基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树木、厂棚、猪圈、厕所等永远归社员所有,社员有买卖或租赁房屋的权利。房屋出卖以后,宅基地的使用权即随之转移给新房主,但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生产队所有。”最高院于1984年作出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0条规定:“村镇公民之间由于买卖房屋转移宅基地使用权而发生的纠纷,应根据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审查、批准手续办理。” 可见,《土地管理法》施行前,最高院原则上是承认农村房屋买卖效力的。《土地管理法》施行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农村房屋和宅基地出台了严格管理政策,最高院未就此出台过新的规定,也没有发布典型案例,因此很难判断最高院对农村房屋买卖的态度是否发生改变。
买卖合同需要注明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一般没有其他无效情形的成立时生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人已浏览
74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