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法典》中未履行完的合同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一般是可以转让的,但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除外。 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形主要有:按照当事...
《民法典》中未履行完的合同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一般是可以转让的,但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除外。 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形主要有:按照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土地转让合同履行完毕是不可以解除的,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权利义务会终止。合同履行是指受让方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出让方依照合同约定向受让方提供出让的土地等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是有权批准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改造以及其他公共利益需要确需使用土地的; (二)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土地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三)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 (四)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批准报废的。 依照前款第(一)项的规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1)合同约定延期开工的时间,能否确定?如能确定,从延期开工那天开始,应当履行合同。起算2年时间。例如,政策明确开工日期为2009年3月,则从2009年3月开始计算2年诉讼时效。 (2)合同未履行完毕的诉讼时效如果双方就延期开工后,又对履行合同做出最后的履行期限的约定,则从最后期限后起算2年时间。比如确定2009年3月延期开工,但是约定了最后履行期限为2009年4月,则从4月开始计算2年诉讼时效。 (3)如果一方已经在2年内对催告对方及时履行合同有书面证明,则时效可以中断,另行起算。
根据相关规定,就未履行合同合同生效吗为你做出以下解释: 所谓的合同生效,表示的其实是一种起始状态,有两种情况: 一:成立时生效, 二:按约定的期限或者条件生效(期限一到或者约定的条件出现即生效)。 此处的表述应该是该合同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包括以下情况: 一:合同一开始就无效,具体为: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或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等情况;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指表面看上去合法的合同,但是具有非法的目的,比如履行合同实质上会造成违法犯罪的情况)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双方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等条件成就时,合同就失效。 三:合同附终止期限,期限届满时失效。 因此,要看合同是否符合上述的情形,若符合,则合同无效或失效,若不符合,则合同仍然有效。 假如合同仍然有效的话,就可以看是否出现违约的情况: (1)若是合同中约定某一方先履行义务,但是该方未履行,则另一方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若是合同约定双方同时履行义务,则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到最后有可能相互抵消掉。 此外,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你说合同已经多年未履行,如果一方在另一方违约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那么可能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会受理。(一般诉讼时效期限为两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