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学校应当引导教育未成年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网络资源。配备用于教学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的学校,应当采取安全过滤措施,防止未成年学生接触有害信息。...
父母或者其他应当对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加强早期和诊治,禁止侵害残疾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残疾未成年人、女性未成年人和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禁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下列行为:(一)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二)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放任、迫使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四)放任未成年人观看、阅读、收听、收集或者传播含有危害国家安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等内容的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行为;(五)放任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旷课、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沉迷网络以及打架斗殴、赌博、吸毒等行为;(六)放任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七)侵害未成年人的其他行为。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合理安排课时和作业,保证未成年学生休息、娱乐和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未成年学生寒暑假期、法定节假日集体补课。
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5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753人已浏览
5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