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予执行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的前提是案件的受理须符合法定条件; 2.适用的对象为非诉法律文书。本案所谓的“执行依据”是法院作出的判决...
刑事自诉案的立案条件如下: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登记制是指案件受理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 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的案件,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会予以登记立案。如果不予立案,则会向你出具书面裁定或者决定,并载明理由。 法院出具不予立案的裁定,在收到该裁定后10日之内,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23条的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通过二审法院纠正一审法院不予立案的行为。
订立遗嘱应该符合的条件有: 1、立遗嘱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遗产的信息明确:遗产范围、名称、数量; 3、遗嘱人应当在遗嘱中明确继承份额; 4、明确遗嘱的归属; 5、有两人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法院受理民事执行案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申请,应当在7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3,0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