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划拨土地是国家在实行土地出让制度前实行的由政府部门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
1、划拨土地,是没有缴纳出让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使用期限限制,这种地越来越小,只有公用事业,保障住房、学校、国家机关用地方可取得;但土地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性质不同 划拨土地是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无偿取得的,一般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却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比如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出让土地是国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与土地使用者,并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取得方式不同 土地划拨: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 土地出让:商品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产转让时,必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权利义务不同 划拨的土地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由此可得出,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同。 房屋类型不同 划拨土地一般为公益事业用地或回迁房、经适房等建设用地;而出让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在房屋类型上是存在着一些区别的。
当土地性质为“划拨”时,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指该宗土地建造房屋时,土地使用权是由国家行政划拨的,划拨地在发生交易时每交易一次都需要向国土部门支付土地收益金,也叫土地出让金。与之对应的是出让地,出让地指该宗土地建造房屋时已经向国土局交纳土地出让金,出让地一般有出让终止年限,一般为50-70年,年限到期前发生交易,不交纳土地收益金,年限到期可以续交土地出让金。除此之外没有差别。其中,土地出让金缴纳标准为该住宅转让时其坐落位置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10%,目前市区一类住宅用地基准地价为6000元/㎡,二类为4440元/㎡,三类为2720元/㎡;住宅分摊土地面积为:房屋面积/总楼层数;土地出让年限根据房屋规划验收合格之日和房屋结构确定,年期修正系数是按剩余出让年期进行修正,剩余出让年期从70年到20年以下,相对应修正系数在1到0.如以一套70平方米的划拨土地房改房为例,总共楼层为5层,根据文件规定,办理出让的终止年限为2050年12月31日止,目前来办的话,也就是剩余出让年限还有35年多,年期修正系数为0.7,应补缴的土地出让金为(6000×10%)×(70/5)×0.7=5880元。
(1)划拨土地是国家在实行土地出让制度前实行的由政府部门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房改房、公管房及经济适用房等所用土地都属于划拨性质。(2)出让土地则是指开发商以有偿的方式取得土地,并向国土资源部门支付土地出让金,这样的土地具有使用年限。开发商卖的商品房就是属于出让性质。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的主要区别:(3)划拨土地证在买卖房屋时要缴纳房屋价格1%的土地出让金(每买卖一次都要缴纳),出让土地证就不会出现土地出让金。(4)划拨土地证没有具体的使用年限,出让土地证有使用年限,住宅70年,商业50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8人已浏览
623人已浏览
522人已浏览
2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