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违约金比例是由双方协商确定,最高为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应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金钱...
具体数目没有明确规定,但必须是涉及保密事项才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2、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2、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4、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没有强制性规定标准,一般以双方协定而成,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者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或者减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306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