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涉外财产保全措施,主要是发布扣押令,扣押被申请人的财产,也不排除采取查封、冻结等措施。被保全的财产,主要是指船舶、航空器、车辆等。对在我国境...
1,向当事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在其案件未了结之前不得离境;2,扣留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但应在证照有效期内处理。注意需送达给扣留证件的证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外财产保全是指在涉外民事案件中,由于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未来判决无法或者难以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一方的申请,对另一方的财产采取临时强制措施的制度。与国内财产保全相比,涉外财产保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1。首先,启动财产保全程序的主体不同。在国内财产保全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据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涉外财产保全只能由当事人申请。二、诉前保全后,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期限不同。国内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当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涉外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当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财产保全监管机制不同。采取国内财产保全措施后,一般不需要第三方监督;采取涉外财产保全措施后,一般应由有关单位监督。
财产保全,也叫诉讼保全。它是指法院审理案件时,在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得到顺利执行。具体措施一般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原告)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当事人(原告)没有提出申请的,但争议的财产可能有毁损、灭失或其他危险的,法院可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时,为了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以执行,或为了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诉讼保全。债务纠纷法院先封房子冻结资金,法院的行为是财产保全,是合法的。
1,向当事人口头通知或书面通知,在其案件未了结之前不得离境;2,扣留或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但应在证照有效期内处理。注意需送达给扣留证件的证明。3,对于需要在边防检查站阻止出境的,应填写《口岸阻止人员出境通知书》,在省、自治区、进出境管理局交控。紧急情况下也可向边防检查站办理临时布控措施(48小时),然后按上述规定补办交控手续。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5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