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开发商存在隐瞒房屋真实情况,出售不符合销售条件的房屋等行为,可以认定开发商属于欺诈。具体其他情形是否属于欺诈,应当根据实践中具体情况确定...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一)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二)销售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开发商存在隐瞒房屋真实情况,出售不符合销售条件的房屋等行为,可以认定开发商属于欺诈。具体其他情形是否属于欺诈,应当根据实践中具体情况确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未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擅自销售商品房的,责令停止销售活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商品房买卖欺诈的认定如下: (1)开发商有欺诈的故意。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方明知自己的欺诈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的认识,希望或者放任此种结果的发生的主观态度。 (2)开发商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一般包括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两种。 (3)被欺诈方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的判断。也就是指欺诈的行为与陷入错误判断的结果之间有相当之因果关系。 (4)被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
1如有证据证实开发商存在欺诈行为,一般来说可以主张合同无效要求退房. 2如果诉讼,存在的风险是假如开发商向规划局补办了变更规划设计,而不影响合同履行,且又未给购房者造成实际损失情况下,法庭不一定会支持退房请求,也就是说诉讼不能确保赢,可能也存在风险. 3可以尝试与开发商就相关纠纷进行谈判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考虑起诉(需要付出律师费和诉讼费成本开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