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一般的医疗损害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及负直接责任的医护人员。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其责任可划分为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责任,...
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是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诊所、卫生所(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医疗损害的责任人有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以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失,或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害,应当承担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方式的侵权责任。分为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及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医疗产品责任。其中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及医疗伦理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都是: (1)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医疗行为中存在医疗过错; (2)医疗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 (3)医疗机构的医疗过错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医疗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1)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医疗产品; (2)不合格医疗产品导致患者发生人身损害; (3)不合格产品与人身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医疗事故责任分为医疗责任事故和医疗技术事故。医疗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等行为,给病人造成伤、残、死等严重后果;医疗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造成诊疗、护理中失误,导致病人伤、残、死等严重后果。 通过以上110ask.com的小编整理的资料,你知道划分医疗事故等级依据有哪些了吗?其实,对于划分医疗事故的等级,是为了对不同程度的事故给予合理的赔偿。在医患关系中,为了区分医患纠纷,患者就要提供一定的证据。如果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咨询110ask.com的律师,更好的为你答疑解惑。
(1)凡是医务人员受聘于医疗机构,在执行职务的时候过失造成医疗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应当是其所在的医疗机构,而不是医务人员个人。 (2)对于医疗单位虽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情况,应由开办单位承担后果。 (3)对于没有医师执业许可证而借用、租用、挂靠使用执业许可证,双方约定一旦发生纠纷由承包人(借用人)自己解决,医疗机构不负责的情况,被挂靠人要对挂靠人的挂靠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负连带责任,即使在未收取费用的出借人与借用人之间同样如此。 (4)对于一些医疗单位为了抬高单位形象,提高医疗水平,邀请其他医院的一些有名望的医师来为病人诊治的情况,以邀请单位为被告。 (5)对于患者在多个医疗机构接受过治疗,不知道是哪一个医疗机构医疗行为造成的医疗损害的情况,以全部的医疗机构为共同被告。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413人已浏览
1,295人已浏览
5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