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拆迁时,拆迁方的拆迁程序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作为被拆迁人,不通过法律途径很难理解。这部分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被拆迁人...
房屋拆迁需要注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签订。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签订需要注意: 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房屋拆迁需要注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签订。 2、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签订需要注意: (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拆迁人必须是是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2)拆除房屋的有关情况。(包括座落地点、结构、楼层、面积、质量、间数以及附属设施等)。 (3)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补偿时间。 (4)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房屋估价。 (5)拆迁安置办法。 (6)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停业补偿费的支付。 (7)搬迁期限和过渡期限。 (8)违约责任。
1、购房产权证还没有办出来的房屋,要注意核实动迁安置协议,要求动迁安置协议上的被拆迁人和同住人签字。 2、在动迁安置协议上签字的人可能只有被拆迁人,但法定的同住人是拆迁安置房屋的共有人,所以在购买房产证还没出来的房屋时一定要求同住在买卖合同上签字。 3、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很关键,约定要尽量详细,对付款方式、交房、交易过户、税费承担、户口、抵押、违约等条款要尽量全面。 4、违约条款的设定,要做到既要合法又要能制约对方违约,违约金约定过高法律不予保护,在违约条款的设置上一定要重视。 拆迁房的买卖数量近些年不断地增多,由于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导致过户时候,产生的纠纷和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拆迁房买卖纠纷更是比较多,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慎重。拆迁房买卖注意事项一定要阅读清楚,在购买的时候要看好规定。各个环节都要有所注意。还是要提高风险意识,考虑的情况尽量全面,把可能产生的风险设定在可控的房屋过户注意事项内,保证房屋买卖流程有依据。
1、公有房屋拆迁补偿公,房产权人不应有别于私房产权人房屋所有权的性质,房屋的产权可分为公有和私有公房,按管理权属的不同又分为单位自管公房和直管公房,在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中,直管公房一般由各级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为直管公房所有人的代表,依法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与国家授权单位自管的公房一样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公房的所有人作为拆迁关系中的主体之一,其权益理应与其它的所有权主体一样,受到公平、公正的保护,在制订政策和执行政策当中,应保持法规的严肃性和一致性,制订的公房拆迁补偿行政规定,不应有别于私房的拆迁补偿额度和利益分配方法,否则,将有悖于新《条例》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之立法目的。2、公有房屋拆迁补偿遵循等价有偿的民事原则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共同构成房地产的所有权,房地产所有权人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公房经租中,房地产所有权人行使自己的处分权、收益权,将占有权、使用权交给承租人,承租人从房地产所有权人处取得占有权、使用权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给付租金,这是一个等价有偿的双务民事活动。拆迁也属于民事行为,新《条例》在修改过程中尤其注重坚持《民法通则》所确定的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民事原则,平等地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所以,在拆迁过程中,房地产所有权人应该获得所拆除的房地产价值,包括区位价、重置价及附属物的补偿价,而使用人应该取得因房屋被拆迁使用权灭失的损失补偿,包括过渡费、拆迁费等。承租人的问题解决需要当地政府的执行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处理的力度比较大,因为涉及人数较多,一旦处理不当问题就会很棘手,所以当事人只要在具体的协商处理的时候做好准备就可以,但是此类问题依旧会有比较多的阻力,自己需要注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2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