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医疗纠纷处理有三个途径: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前提是医患双方均有意向,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予以解决。二是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前提是医患双方均有协商解决意向。三是司法途径,医患双方均可向发生医疗事件的医疗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上述三个途径中,都可以先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首次鉴定在市医学会,再次鉴定在省医学会。(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逾期不予受理。2、医疗事故的认定: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如果院方自己承认医疗纠纷已构成医疗事故,也可以按医疗事故处理。构成医疗事故三要素:一是院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二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死亡、残疾、功能障碍等);三是院方的违规和患者的人身损害存在因果关系,三要素都要同时具备,才构成医疗事故。
1、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在使用家庭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等室内活动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减少对于周围邻居的影响。2、如果当事人想本着“远亲不如近邻”的价值观念,先行与对方协商,不失为一个比较理智且顾及双方邻居之间情感的好选择,当事人可以先行交涉,要求对方遵守社会公德及法律的要求,室内活动尽量不要对他人的正常生活及休息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交涉未果,或交涉效果根本不理想,当事人可以将交涉时的录音,以及楼上经常制造噪音影响周边邻居的证据整理好,随机报警,在警方出警后,将相关证据提交给警方。维护己方的合法权益。3、违反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对相邻方的正常生活、休息产生不利影响的,属于违法行为。警方受理报警后,会依法查明是否存在上述违法事实,查证属实的,会在首次出警时,给予违反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一方予以警告。如果邻居再次报警或己方再次违反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法,影响周边邻居,经警方再次调查属实,将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行政罚款。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46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58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2人已浏览
645人已浏览
373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