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监外执行的办理:由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批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二百一十四条、《监狱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和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等规定,对于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为: 1、经罪犯所在监狱或分监区区务会讨论通过,报狱政科讨论,邀请驻监狱检察院(组)人员参加。初审同意后,进行病残鉴定; 2、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出具证明文件; 3、征求罪犯家属所在地公安机关的意见; 四、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局批准。
监外执行有两种,一种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另一种是由罪犯服刑地的监狱局决定的。 对于由人民法院决定的暂予监外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五十三条有明确规定,即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一款或者第五款规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这是关于人民法院在判处罪犯刑罚的同时,因发现其具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而决定的暂予监外执行。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即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并未发现罪犯应当暂予监外执行,而是监狱在对公安机关送交的罪犯进行人监身体检查时,发现其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而拒绝收监。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七十六条有明确规定:“将罪犯交付执行,监狱不予收监的,公安机关应当提请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作出是否收监执行的决定。对于决定收监的,应当将罪犯交付监狱执行;对于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看守所将罪犯交付罪犯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
监外执行又犯罪的,被收监羁押,未执行刑期及新犯罪判决刑期合并计算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272人已浏览
3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