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如果您发生劳动争议,您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
想要申请公租房,需要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 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或者个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含5万元)。 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时,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案件外,其他劳动争议纠纷都受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超过仲裁时效期间。仲裁结果出来后,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纠纷采取仲裁前置,只有在经过劳动仲裁后才可以向法院起诉,直接向法院起诉将不会被受理。因此,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以下资料: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2、身份证复印件;3、被诉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资料;4、证据材料复印件;5、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说明;6、集体劳动争议还需要提供:申诉人需推荐3-5名员工代表,填写并提交《员工推举代表书》,含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总之,劳动仲裁不可以在网上办理,一般应去劳动者工作地的劳动仲裁院委员会申请,并携带相关资料进行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当发生下述劳动争议时,能够通过当地劳动仲裁解决。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未能》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换、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掉和辞工、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训练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赔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限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人已浏览
39人已浏览
24人已浏览
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