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并不属于刑法中的自诉案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在一审宣判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从轻处罚。
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恶意欠薪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象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的;遭遇拖欠薪金行为的劳动者要有依法权的意识,寻求以理性、合法的途径解决劳资双方的劳动纠纷。一般应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人民调解组织等单位申请仲裁、调解予以处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司法机关报案,并固定和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欠条等。在当代的社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就是想要获得一定的劳动收入,如果有单位拒不执行劳动,法院将会对此进行一定的处理,一般情况下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劳动者的财产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三、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4、主观要件是故意的。 以转移财产、逃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745人已浏览
9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