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盗窃罪的认定(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
一般而言,分子将财产盗离被害人权利控制范围,就标志着控制并非法占有了财物,构成盗窃既遂。但控制范围的复杂性决定了盗窃既遂未遂的复杂性,实践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入室盗窃是盗窃罪的一般情节,根据《刑法修正案8》的规定,如果有入室盗窃的行为,全部认定为盗窃罪,因此没有入室盗窃罪,入室盗窃只是盗窃罪的情节。因此,一般在有入室盗窃行为时,通常由一般盗窃犯罪处理,即给予行为者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留、管制、处罚金。格外要是入室盗窃数额巨大,特别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的,才会给予更重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产,金额大,或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因此,即使行为人没有控制财物,但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的,也成立。
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应以财产所有人或者保管人是否丧失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即控制为基础。任何盗窃行为使财产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实际丧失对财产的控制,都是盗窃既遂;但财产尚未脱离所有人或保管人的控制的,为盗窃未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7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