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方...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既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这是由本罪的特定的犯罪方法所决定的。但是,本罪并非以当场实施暴力或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当场占有财物。因此,本罪的社会危害性远不如抢劫罪大。本罪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公私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等等。司法实践中,以勒索钱财居多。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对其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威胁、要挟的内容包括暴力伤害、毁坏被害人的人格、名誉、揭发被害人的隐私、毁坏被害人的重要财物、栽赃陷害等。 威胁、要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面对被害人直接使用,也可以是通过第三者或者用书信等方式发出;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暗示。威胁和要挟,都是能够引起他人心理上恐惧的精神强制方法。但是,被害人是否确实产生恐惧并被迫交付财物,不影响本罪的构成。威胁和要挟的方法,都属于恐吓的方法或者胁迫的方法,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为了追回自己的合法债务而对债务人使用了威胁手段,由于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构成本罪。 敲诈勒索额特征主要有年满16周岁,具有能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一般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触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敲诈勒索罪的量刑,规定如下:第一百三十一条【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量刑格】敲诈勒索3000元以上不足4000元,基准刑为管制刑;数额 4000元以上不足6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数额6000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第一百三十二条【三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敲诈勒索数额2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但是,同时需考虑犯罪的各个情节,比如1、你父亲他们几人是采取协商的方式,但是具体内容是否有恐吓、不让过路等需考虑;2、最后钱财是全村均分了;3、此压力补偿因为我不太懂,所以不知是否有一定的正当性,但是你父亲采取的方式是不恰当的;4、你父亲拘留后的认罪态度。综合很多因素会影响量刑的情况。再有,有你父亲的签字收据,需要结合当时协商的情况,如果没有恐吓等行为,没有给被害人造成恶害,还可以考虑无罪辩护。2、根据您的描述,在侦查阶段,如果您父亲当时只是跟对方协商,没有采取恐吓等方法,并没有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而且如果你父亲当时的要求是因为采油队的工作会给你们村的土地带来不良影响,你父亲采取协商方式,要求适当的补偿,那就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果无罪,建议早点请律师,与公安机关及时沟通,看是否能够撤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人已浏览
25人已浏览
288人已浏览
3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