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保证期间就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
《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国际商事组织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法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既不同于国际经济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公司名称1。设立公司的,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注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2、公司只能使用一个名称;3、设立公司应提前申请名称审批。二.公司住所地(一)公司以其主要办事处所在地为住所。(二)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公司只能有一个住所。(三)公司住所应当在公司登记机关辖区内。(4)确认住所的法律意义非常重要:1。公司住所是诉讼管辖的依据。2、公司住所是收受法律文书的地方。三、公司住所可确定登记、税务等管理机关。4、公司住所可以确定债权债务的接受地和履行地。5、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公司住所是确认准据法的依据之一。3、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依法登记。1、法定代表人有权代表企业签订合同。2、法定代表人是企业财务的最终控制者。3、企业的诉讼权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四.公司经营范围1。公司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以工商部门登记批准为准。二、企业经营范围用语应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3、公司可以修改章程和经营范围,但应当办理变更登记。5、股东名册1。股东名册上的股东是公司的股东。二、股东信息应先体现在公司股东名册上,再体现在公司章程上。3、股东信息一般应注明姓名或姓名。住所和身份信息(身份证或营业执照)。6、股东出资(1)股东姓名、姓名、缴纳金额、方式、股份比例应注明。(二)股东会可以授权董事会在不违反公司法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在范围内调整出资时间和方式。1、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2、劳务、姓名、名称、商誉、特许经营权等不能用于出资。七.经营期限是公司解散的原因之一,也是股东选择退出公司的一种方式。八.股东表决权1。可以特别规定,不必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对于缺陷出资.抽逃出资的股东,需要明确限制其表决权。3、是否可以委托行使表决权,委托的对象和方式是什么,最好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九.股利分配请求权1。股利分配方式可以由章程规定,不必按出资比例分配;2、股利分配不一定是金钱形式,其他形式的财产或财产利益也可以作为股利分配。10.股东的知情权对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尤为重要。章程中,最好明确知情权的具体范围和查阅程序,防止实际操作中因规定不明确而拒绝。11、股权转让。赠与继承权合同章程可以对股权转让和股权继承作出特殊规定。12、召集股东会请求权和自行召集权的股东应当在章程中约定召开临时股东会的条件。13、确认决议无效权和请求撤销决议权1。当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时,公司股东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决议无效;2、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和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撤销决议。3、如果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决议侵犯了股东的合法权益,股东有权同时提出停止违法和侵权的主张,并有权要求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4、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回购股权价值的评估方法应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以防止不必要的争议。15、股东代表诉讼权应注意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后,利益由公司享有。因此,应明确规定发生相关费用的主体。16、股东直接诉讼权建议明确规定发生的相关费用由谁承担。17、申请公司解散权.申请公司清算权对于申请公司解散权,可按章程规定提起诉讼,防止公司处于不稳定状态。18、公司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的分配方式可由章程规定,无需按出资比例分配。19、出资义务缺陷出资的责任已在前面规定,此处的特殊规定应注意与上述的一致性。二十.股东清算义务1。自公司解散原因出现之日起15日内,股东有义务组成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2、清算股东对公司有忠诚和勤勉的义务。二十一.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原则上,股东内部的股权转让不需要其他股东的同意。但如果考虑到争夺控制权等因素,可在公司章程中作出特别规定。2、在多个股东要求购买的情况下,除了按比例转让外,还可以约定竞价等其他方式转让。
借款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种类。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种类的借款实行不同的政策。根据借款人的所有制性质、产业属性、借款的用途以及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确定借款的种类。比如,根据借款的期限可以划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从贷款用途上划分为工业借款、农业借款等。 2.币种。主要是指借款是人民币还是某种外币。 3.用途。主要是指借款使用的目的。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政策,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应当专款专用,以保证借款在金融机构的监督下及时收回。 4.数额。是指借款数量的多少。应当包括借款的总金额以及在分批支付借款时,每一次支付借款的金额。 5.利率。是指借款人和贷款人约定的应当收的利息的数额与所借出资金的比率。 6.期限。是指借款人在合同中约定能使用借款的时间。当事人一般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给能力等,约定借款期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颁布的《贷款通则》的规定,自营贷款期限最长一般不超过10年,超过10年的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票据贴现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为从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公民之间借款的期限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7.还款方式。是指贷款人和借款人约定以什么结算方式偿还借款给贷款人。以上所列举的合同内容仅是一些具有借款合同特点的条款,除了以上七项内容外,借款合同的当事人还可以对其他需要约定的内容作出约定。
1、集体合同又称为团体契约、集体协议等,它是经全体员工或者员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由工会或者员工委托的其他代表与用人单位为规范劳动关系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法》第51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可见,我国现阶段的集体合同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 2、集体合同订立程序:(1)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拟定集体合同草案;(2)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3)将讨论通过的集体合同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4)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由此可见,履行报批程序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生效后的集体合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即使新入职的员工也同样适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485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