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渎职罪属于犯罪,刑法规定的渎职罪属于犯罪,包括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如何判刑取决于具体原因造成的损失。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依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据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因为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或者其他单位的损失,可以提起国家赔偿,由国家财政予以负担。 2、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从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构成的犯罪。
经济损失是指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有关的犯罪立案时实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为挽回渎职犯罪造成的损失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和费用。从立案到起诉前持续发生的经济损失应计入渎职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债务人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或者因行为人责任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实现债权的,无法实现的债权部分视为渎职犯罪的经济损失。渎职犯罪或者与渎职犯罪有关的犯罪立案后,犯罪分子及其亲友自行挽回的经济损失,司法机关或者犯罪分子所在单位及其上级挽回的经济损失,或者因客观原因减少的经济损失,不予扣除,但可以视为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直接财产损失包括两类: 第一类为物理性,即结构性灭失,损害后无法恢复,或损害后性能降低; 第二类是法律性损失,即指通过一些看似合法的法律手段,使财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又被称为“无法实现的债权或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