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工伤赔偿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不能一概断定为有效或无效,而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仲裁机构和法院应在法律的框架之内综合审查协议订立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后,只要是赔偿数额一定不能过分低于法律规定的标准,并且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的,协议内容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1、工伤私了协议是合法有效的。 2、判断某一协议是否有效,应该以该协议是否符合有效或无效协议的要件为判断标准。 3、《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职工在工伤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根据双方意愿可以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经调解员签字盖调解组织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应,私下签订的赔偿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应。参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5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676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