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服务...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上,对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因素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护自身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免收法律服务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我国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法律保障制度、健全人权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始建于l994年。l996年《刑事诉讼法》、《律师法》等法律都对法律援助制度做了明确规定,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第l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并已经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规范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第一部行政法规。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刑事诉讼法》《律师法》《法律援助条例》
加强阵地建设,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在看守所接待大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办公场所;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律师值班制度,工作站负责接受、登记、初审在押人员的法律援助申请,及时转交市、县法律援助中心,每月安排一天由专业律师值班,为在押人员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同时提供无偿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援助的具体申请方法: 1、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3、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4、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5、刑事诉讼中有关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