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据金维刚介绍,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出台,既考虑基金的收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统筹兼顾。同时,方案出台后,还将设定5年左右的“缓冲期”,即或将...
1、2015年指定延迟退休方案 2、2017年上报中央同意并公开征求意见 3、2017年公布方案 4、2022年实施时间 提示:规定到20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跟居民延迟1年领取养老金,,然后1966年出生的延迟2年,这样以此类推,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其次从2020开始,男性从1960年出生的还有居民延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这样以此类推,2030年事项男性职工跟居民达到法定65岁退休年龄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此前11次的幅度都是10%左右,今年为何确定为6.5%? 据介绍,从2005年到2015年,国家连续11年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达到2200多元,与2004年的月人均647元相比,提高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率12%左右。 人社部社保所金维刚所长表示,此次上调幅度定为6.5%,有两方面考虑。 其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期。GDP增速由2005年11.3%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6.9%,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由2005年的14.6%降到的10%以下,2015年进一步降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内,2015年下降到1.5%。综合来看,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已远远超过了物价涨幅,也超过了GDP增速,在一些年份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许多企业临近退休的员工发现,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时高,养老金调整的频率也高于工资调整频率,出现了千方百计提前退休的状况。 其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十二五”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40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目前已有8500多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2700万人,年均增长8%左右。而同期参保职工年均增长率由“十一五”期间的8.8%下降到6.6%,2015年更大幅下降到3%以下,养老保险抚养比由2011年的3.16∶1下降到2015年的2.88∶1。随着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该报告建议,从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该报告指出,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对此,绿皮书提出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绿皮书还建议,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绿皮书提出,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同时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33人已浏览
675人已浏览
524人已浏览
5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