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有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因民事合同发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上述诉讼时...
土地合同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土地租赁纠纷的诉讼时效如下,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只要土地签订长期租赁合同不超过20年,就有效。《民法典》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
房屋租赁合同中,凡因承租人拒付、延付租金而引起的诉讼,出租人一定要牢记其诉讼时效为1年,超过1年起诉的,法院若查明,此前出租人明知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而不主张,那么,出租人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在这20年中,尽管出租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超过20年的,法院也以超过时效来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