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遇到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
1、当你遇到劳动纠纷时,可以向劳动局反映实际情况,经过审查后符合规定的劳动监察部门会进行调查,责令企业作出改正,甚至进行处罚等。这样可以有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法》第77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同时,第79条又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处理: 1、协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公平、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协商处理。 2、申请调解。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仲裁。如果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拒绝调解而要求仲裁的,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本单位没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起诉。如果劳动者对劳动者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一方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但申请仲裁是必须程序,人民法院只是在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时,才受理诉讼。
首先可以选择私下协商或者是调解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再按照合同的约定申请仲裁或者是提起诉讼。提起诉讼的时候需要注意诉讼时效,需要在诉讼时效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容易丧失胜诉的权利。
1、当你遇到劳动纠纷时,可以向劳动局反映实际情况,经过审查后符合规定的劳动监察部门会进行调查,责令企业作出改正,甚至进行处罚等。这样可以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不签订合同,不买社保,这样的情况看似平常实际上是违法的。 3、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这样当事人可以用法律的时间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在起诉的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工资条、工作证等与纠纷事宜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但是为了由被动变主动,建议劳动者在维权之前要有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对自己有利的一些证据原件,以备后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2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