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前往以下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 在乡镇、街道设立...
关于解决纠纷途径的相关规定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这一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一条解决途径,然而,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根据物品数量和收费标准,收费如下:(1)无财产争议:6000元至20000元;(2)法律文书:600元至2000元;(3)律师见证:2000元至10000元;(4)代办公证:1500元至3000元。 2、根据争议标的金额和收费标准,收费如下:(1)一审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为物品价值的7%,但不少于5000元;(2)一审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上但在1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为物品价值的6%;(3)一审争议标的在100万元以上但在5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为物品价值的5%;(4)一审争议标的在500万元以上但在10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为物品价值的3%;(5)一审争议标的在1000万元以上但在5000万元以下:部分收费为物品价值的1%;(6)一审争议标的在5000万元以上:部分收费为物品价值的0.5%。 3、根据案件阶段和收费标准,收费如下:(1)侦查阶段:6000元至18000元人民币;(2)审查起诉阶段:6000元至30000元人民币;(3)审判阶段:8000元至50000元人民币;(4)代理刑事自诉:6000元至60000元之间;(5)涉及国家安全罪、涉黑涉毒犯罪以及其他重大疑难案件,代理费按上述标准的12倍收取。
医疗纠纷争议可以通过协商的办法进行解决。有数字显示,目前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达70%左右。现对此分析如下: 首先,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协议,没有特定的第三人参加。这种协商简单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别在双方法律知识欠缺,协议书漏洞较多的情况下,往往达成协议后双方再起争端。 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达成调解协议。这种办法由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向卫生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办法能及时平息事态,稳定双方的情绪。 再者,当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双方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一经送达立即生效,具有强制执行力,并不得上诉。它的好处是法律效力高,规范性强。但医患双方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除上述三种法律规定的协商解决争议方式外,还有两种新型方式可以尝试,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律师参与或见证下的调解: 第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共同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后者主持调解达成协议。这种调解程序规范,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法定撤销事由,就成为合法协议,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但目前,调解委员会对调解医疗纠纷争议肯定缺乏经验,需大胆实践。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它不但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调解,也可以主动介入调解。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具有合同的性质,双方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和解除,而且只要协议符合合同的订立原则,协议就是有效的,人民法院将予以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有效条件包括: (1)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 医疗机构应尝试由当地调解委员主持协商解决纠纷争议。 第二,律师参与或见证的医疗纠纷协议。这种办法是指在一方或者双方的律师参与的情况下,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其好处是能够制作较为规范的协议书,欠缺的是律师见证行为,不能使协议书具有很强的效力。 不管采取哪一种协商解决的办法,签订合法有效的协议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认为,纠纷协议实际上是一种合同行为,只要双方当事人的约定不违反我国强行法的规定和公序良俗,所达成的协议就是有效的。
股东强制退出的途径包括:依据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继承股东资格;但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者除外。第七十四条表明,若公司连续五年未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在这五年内连续盈利并符合分配利润条件,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按照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具体情形包括:公司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出现解散事由;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若股东与公司无法在六十日内达成股权收购协议,股东有权在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