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重整计划的可行性首先源于债权人、债务人等主体的协商自治。重整活动的两大任务,即债权清偿与债务人复兴,既关系到债权人等主体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大...
关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的管辖会议认为,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应当由上市公司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即上市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院管辖;上市公司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重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1、合并:指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原有所有企业都不以法律实体形式存在,而建立一个新的公司。如将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为C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2、兼并:指两个或更多企业组合在一起,其中一个企业保持其原有名称,而其他企业不再以法律实体形式存在。 3、收购:指一个企业以购买全部或部分股票(或股份)的方式购买了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或者以购买全部或部分资产(或称资产收购)的方式购买另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收购的目标是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 4、接管或接收:它是指某公司原具有控股地位的股东(通常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由于出售或转让股权,或者股权持有量被他人超过而控股地位旁落的情况。 5、标购:是指一个企业直接向另一个企业的股东提出购买他们所持有的该企业股份的要约,达到控制该企业目的行为。这发生在该企业为上市公司的情况。 6、剥离:指一个企业出售它的下属部门(独立部门或生产线)资产给另一企业的交易。具体说是指企业将其部分闲置的不良资产、无利可图的资产或产品生产线、子公司或部门出售给其他企业以获得现金或有价证券。 7、分立:是指公司将其在子公司中拥有的全部股份按比例分配给公司的股东,从而形成两家相互独立的股权结构相同的公司。这一定义实质上与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资产剥离含义基本相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剥离往往是指将国有企业非经营资产或非主营资产,以无偿划拨的方式,与企业经营资产或主营资产分离的过程。通过资产剥离,可分立出不同的法人实体,而国家拥有这些法人实体的股权。分立是剥离的形式之一。 8、破产:指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不能扭亏为盈,并逐渐发展为无力偿付到期债务的一种企业失败。企业失败可分为经营失败和财务失败两种类型。财务失败又分为技术上无力偿债和破产。破产是财务失败的极端形式。企业改制中的破产,实际上是企业改组的法律程序,也是社会资产重组的形式。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控制者和外部经济主体重组、调整和配置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或者重新配置企业资产的权利的过程。破产保护是指债务人自愿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或者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时,债务人应当提出破产重组方案,安排债务偿还的期限、方式和可能损害部分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该方案应在一定时间内提出,然后由债权人通过,经法院确认,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这就是重组的概念。
。公司破产重整合企业重组的区别如下:1,重组并不是法律概念,不是必须在公司破产后才能进行,是在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时,经营管理人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重组,目的是保护公司的经营秩序。 (1)重组是公司本身主动的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行为,或者是公司引入第三方资金以挽救公司经营; (2)重组方式通常包括: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出售,资产置换等; (3)重组失败,公司可以再行制定其他重组方案或者引入其他资金,并不表示公司必然破产。 2,重整属于法律上公司破产后的救济措施之一,目前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1)重整是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由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向法院申请; (2)重整计划是由债务人提出后,由债权人会议决定是否通过实行; (3)如果重整计划未通过,则意味公司进行破产程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3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