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安证据不足的做法:公安证据不足的,一般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或者其他相关侦查措施进行补充侦查。法律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分子,侦查人员...
一审证据不足的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1、受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职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人民法院是不会判刑的。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具体证明要求 1、立案阶段的证明标准 立案阶段的证明要求仅限于两点: 第一,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认为”是主观对客观的判断,而不是确实有犯罪事实发生; 第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明标准 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第二,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第三,有证据证明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的必要的。 3、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驳回起诉、宣告无罪的证明要求。 一、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第 二、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第 三、证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 四、证明被追诉对象虽已犯罪,但具有刑诉法规定情形之一的。 4、侦查终结、提起公诉、有罪判决的证明要求。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决定以及人民法院的有罪判决,对这些判决、决定的证明要求应当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当事人有没有事,是否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一最长时间为12个月。期限届满的,公安机关应该及时变更或解除取保候审措施。但当事人被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并不一定表示所涉及的刑事案件已经撤销立案,当事人仍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取保候审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最后被解除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情形主要有二种: 1、可能是因为经侦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撤销刑事立案,从而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2、也有可能是因为12个月的取保候审期限快到,但案件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先行解除取保候审,但案件本身并未被撤销,侦查机关仍会继续进行侦查,如果构成犯罪的,仍可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三条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二审法院应依法撤销原判决再审。回到原审法院后,原审法院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一审法院再审后的判决依法可以上诉。根据法律规定,原审判人民法院对上级人民法院按上诉程序返回复审的案件,应另行组成合议庭,按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是否改判,根据案件明确的证据和事实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