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企业职工超过退休年龄能否认定工伤?

2021-11-01
一是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缺乏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主体资格的主要要件(经批准延长退休的除外)。虽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劳动者就业,但法定退休年龄有明确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属于法定终止。双方劳动(合同)关系终止的原因是劳动者主体资格的丧失,双方没有劳动法律关系,即双方有其他法律关系。不能因为劳动报酬等相关问题就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然后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丧失劳动权,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不属于劳动法上的劳动,是就业劳动,与公务员、保姆等劳动同为广义劳动。此外,2005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还规定了是否建立劳动关系的三个要素之一,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因此,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延长退休年龄除外)不再具备劳动法中劳动关系的主要要件。二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用人单位不能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客观上,用人单位承担工伤风险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社会保险法》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续缴,但没有规定工伤保险费可以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续缴。《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社会保险费缴纳规定未明确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的工伤保险费缴纳情况。另一方面,工伤保险费的缴纳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本单位缴费率之积,但同时用人单位应提交人员情况表和人员增减明细表。在实践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退休后因减员不在报告内。劳动者退休后办理了退休手续,领取了养老金,但同时仍在用人单位工作。无论是在社会保险统一还是不统一的地方,这部分劳动者都很难单独征收工伤保险费。由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不能缴纳工伤保险费,目前还不清楚。

相关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