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提起诉讼。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尽量收集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用人单位招工时填写的登记表、报名表等招聘记录; 4、考勤记录; 5、录音证据或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工资被拖欠与单位发生纠纷,自己(或委托律师)与单位自行协商、交涉,协商无果时一定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通过执法监察人员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请不起律师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向法院申请减免诉讼费。
1、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2、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显然,你厂工人受伤的情况符合工伤的规定。《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也即你单位应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另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应当承担工伤职工在停工医疗期间的护理费、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等。如果职工有构成伤残的情况,工伤保险基金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单位并应当按月承担伤残津贴。职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还应当承担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规定)。 因此,通过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你单位的职工应当属于工伤。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