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救济、信任保护和监督六项原则。(1)合法原则是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是法律原则;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方便的原则提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尊重当事人的陈述权、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复议的原则包括: (一)合法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开展行政复议活动,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以事实为依据,按照法律法规作出处理决定。 (二)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时,不仅要审查其合法性,还要审查其合理性,做出客观公正的决定。 (3)公开原则 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活动应尽可能公开,以便利害关系人及时了解相关情况,监督行政复议,消除误解。 (4)及时原则 及时原则是行政复议中行政效率原则的具体要求,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五)便民原则 便民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为行政复议当事人,特别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人和第三人行使各项权利提供必要的便利,以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用行政复议制度对合法权益实现救济。 (六)全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 这个原则包含两层含义: 1、行政复议的审理对象主要是具体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进行审查; 2、复议机关不仅要审查具体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还要审查其是否合适。 (七)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 具有公定力的行政行为。在做出复议决定之前,其公决力仍然存在,因此在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具体的行政行为。但在下列情况下例外: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八)司法审查原则 除法律规定外,行政复议决定不是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最终裁决,仍应当受到司法审判权的监督。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r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r 1、普遍性:①贯穿于全部行政法之中,对各类行政法律规范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②贯穿于行政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制监督等各个方面;③适用于各种行政法律关系。r 2、独特性:这些原则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有所区别。r 3、基础性:这些原则是行政法中其他原则和规则的基础。r 4、稳定性:作为基本原则不能随意变动,而是一种具有稳定性、指导性的核心思想。r 5、概括性:基本原则是对行政法一般规则的理论抽象和概括。
行政许可的原则包括: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合法性原则也称为行政许可法定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行政机关从事某种活动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公开;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时,不仅在实体和程序上都要合法,而且还要合乎常理。行政许可机关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个人和组织。(3)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应当由一个机构统一受理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并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许可尽量提供方便。(4)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5)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应当对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的财产损失依法给予补偿。(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转让的行政许可外,其他行政许可不得转让。(7)监督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1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527人已浏览
8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